2014-03-01 发布
我会上豆瓣读书,想看看最近有什么新书上榜,看看豆瓣猜会推送什么样的书,浏览了一遍,发现没有适合的书。突然想想自己也好久没有整理过自己的书单了,尤其是“我想读”的清单,里面标注了我一直想看的乱七八糟的书,也应该好好地删掉一些书籍了,原因就不外乎几项。
买的书还有很多没有看完。近两年京东图书大促基本我都有参与,“618”店庆、“双十一”等,自己抢拿到300-100的券,就没能控制住,甚至还奔走相告,呼朋唤友,一起凑单。就是这样,屯书的速度比看书的速度还快,估计现在放在书箱里的书籍我还有三分之二没有看完,实在惭愧。
“我想读”清单基本上就像是购书清单。每次图书大促的时候,自己往往是通过在豆瓣想读清单中里寻找自己想要买的书的,清理得从源头开始,看不到的,自己也少了很多拥有的欲望。
不想买的书就不再想读了。于我而言,我想读的书就是想将它买回来,买回来再慢慢看。虽然很多书在我清单中存在,但是我每次扫过的时候,这些书也没有勾起我购买的欲望了,渐渐地,我就对这些书失去兴趣了。
信息流的原则。我还是认为,如果自己关注一个领域的话,这个领域的重要信息始终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自己的视野,一本书也是如此。自己有时候由于一时兴奋就被某本书吸引住了,可能是因为封面、可能是因为书名、也可能是某个作家或者杂志推荐的,然后毫无犹豫地将这些书纳入想读清单。现在在整理的时候也不明白自己是什么时候将这些书列进去的。现在我将这些书清理掉了,我相信,如果这些书足够好看,或者是有缘的话,会再次进入我的想读清单的。
择书观发生了变化。读书的时间成本在慢慢地增加,自己不想读那些书,想读那些书,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标准。
清理掉一些已买或者看过的书。买过的,看过的,自己忘了删掉,将其标记成了“读过”。
清理掉一些励志抒情类的书。例如《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我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给理想一点时间》、《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现在看到书名已经矫情到不得了,也不想读了。我也不是在黑这些书,我只是觉得,自己需要励志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励志就好了。虽然豆瓣体的文章我还是挺喜欢的,偶尔还剪辑了不少文章进印象笔记去看,但是励志这东西就像是打毒品啊,轻易就会上瘾。
时不时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过去也是一件好事,清理书单也是算是一段“断舍离”的过程,断了购买不需要物品的来源,舍弃掉纳入视野内无用的物品,离别旧时的观念,让读书的态度更加符合自己生活方向。
2014年3月1日 18:01:57 5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