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粉——儿时的早餐

2014-07-21 发布

我第一次接触到肠粉是在学校,每当上午第二节的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纷纷地往校门口跑,看看卖肠粉的来了没有。

那时候学校附近根本没有卖肠粉的小摊,只有一个从三公里外过来卖面包肠粉的流动三轮小贩车。

来得早,他就会在我们学校的门口等着;来得迟,我们就在路边等,如果远远地看见他的单车来了,我们就会飞跑着过去,他也会在路边停下车,打开蒸笼等我们跑过去;有时候,他来得更迟,上课铃响过,他才从远方过来,学霸和我依依不舍地回去了(这个并列用得极好),只有学渣们在外面等他过来,因为他们知道下一次下课铃响起就再也看不到他了。

小时候,我基本没有零花钱,吃肠粉的钱基本都是偷爸妈的,为什么要偷,呵呵,不解释,只能说,没有偷过爸妈钱,不足以论童年。

小贩车上面的肠粉都是一碟一碟已经做好的,一块钱一碟,一碟三条,我们通常都是买一碟的,当然有些人也会买两碟,情况就相当于煎饼果子加两个鸡蛋,会被用敌视的眼光对待,你知道的,一群人买东西,小贩当然是谁买得多就卖谁,这种行为完全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绝对会被排挤。

肠粉默认是打包的,小贩收你一块钱就拿起一碟肠粉,往里面加油加芝麻,然后倒在透明袋子里给你,有时候实在应接不暇,他就会叫你自己加油加酱油加芝麻。

不过,有些同学实在不厚道,加过酱油之后就拿起油瓶子和芝麻罐子使劲往自己的袋子倒,我也曾经试过,吃过都是一嘴子的油和芝麻,实在是爽。小贩发现也会制止,但我们偶尔趁小贩不注意也为自己加加「菜」。

买完肠粉之后,我们一般都是拿回课室吃的!为什么拿回课室吃?你想想,当你辛辛苦苦等两节课,前赴后继地越过人墙,付出了整整一块钱的消费(那时候的一块钱可是大数目了),当然要找个良好的环境来用餐。

不说攀比炫耀的虚荣心,就说在课室里飘荡的香油和芝麻的味道,实在人间美味,令人欲罢不能。

更有时候,刚在校门口买完肠粉,上课铃就响了,只好将放有肠粉的袋子轻轻地打个结,然后就往课室跑,回到课室,学渣们看老师迟迟还没有来就拿会出来吃两口,像我这样的守法好公民通常就是将肠粉袋子轻轻地挂在课桌子的勾勾上,等到下课后再吃。

等过45分钟之后,酱油和油渗入肠粉里头,我勒个去,那才叫好吃,虽然看起来是黄黄黑黑的,但是那是我在小学时代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此后,初中、高中、大学,我都没有怎么吃过肠粉了,反而在工作之后就吃到了各种各样的肠粉。

我工作的地方是东莞的老城区,所以能吃到比较地道的东莞肠粉,最旺的一间是在莞城的光明路里面档口,皮薄,味足,分量不多,价格是六块钱一碟,但是人多,每次去几乎都要等位,如果等二十分钟能吃到已经算很好的了。

在莞城影剧院附近有一家小铺子,做出来的肠粉也比较鲜嫩,最喜欢的就是他家的酱油,有种甜甜的味道,比较少人,几乎不用等位,我比较喜欢去。

而光明市场的肠粉,粉厚味浅,水多料少,不值得推荐。

在莞城小学对面的肠粉铺子,虽然也是老字号,很多人说好吃,但是我觉得是中规中矩,没有惊艳的感觉。

而在雅园、莞园、金牌肠粉里面的肠粉就更加差了,酱油没有味道,粉皮一点韧劲都没有,就是烂绵绵的一团粉。

工作之后,我吃到过最有小时候味道的肠粉就是家中小镇在路口的肠粉,4块钱一大碟,米浆是看着师傅从石磨的机子捞出来的,用勺子舀上半勺,顺时针摊在一张大大的铁板上,撒瘦肉,打个鸡蛋搅一搅,撒上点葱,放两三条青菜,放进冒着蒸汽的抽屉里,然后再继续铺米浆到另一张铁板上,铺完后将第一张铁板抽出,用竹板在上面一刮,毛巾状的肠粉成形了,然后竖着竹板切短,倒进碗里,倒酱油,淋芝麻,色香味全的肠粉就完成了。

用石磨的肠粉会有一种特殊的韧劲和弹牙,再加上自家做的酱油,熟悉的白芝麻,花生油的味道,那可真是香赞!

虽然如此,我还觉得童年的肠粉离我甚远。

就在昨天,我看雕爷的微博,突然问自己:吃了那么多年的肠粉,能不能做出一份有童年味道的好吃肠粉?

我没有做过,但,我想试试。


笨方法实验室:世上无难事,只怕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