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 发布
深泽直人曾经设计过一个伞桶。说到伞桶,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圆桶状的东西。但他却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说,如果要设计一个伞架的话,只要在离玄关墙壁十五厘米的水泥地上挖出一条宽八毫米、深五毫米的小沟就可以了。
想放伞的人,肯定会用伞的尖端去寻找这个小沟的位置。当伞的尖端进入这条小沟后,伞就可以很整齐、自然地靠在墙上了。这个时候,沟槽起到的就是伞桶的作用。但是,使用这个「伞桶」的人也许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伞桶。虽然这是一个下意识领域的行为,但却能够起到把所有的伞整齐排列的效果。
缜密、细致地探索人类的下意识领域并以这个领域为主要设计对象,就是深泽直人的设计风格。这让人联想到知觉心理学家 J·J·吉宾森提出的「可供性」(AFFORDANCE)这一新认知概念。所谓「可供性」,指的并不只是行为的主体,而是杷现象背后的环境进行综合性把握的思考方式。
例如「站立」这一行为,看起来很像一个以人类本身意志作为主体的行为,实际上如果没有「重力」与「有相当硬度的地面」,「站立」这一行为则无法实现:在游泳池的深水区人们无法「站立」,原因正在于此。在这种情况下,「重力」与「有相当硬度的地面」就成为站立行为的支持体。
另外,我再引用一段深泽直人自己的解释吧。
他曾经举例说,当一个小伙子与女朋友开车兜风的时候,如果突然想喝咖啡,会停下车,走向自动贩卖机。他投下一枚硬币,按下按钮,接着出来第一杯咖啡。关键问题在于,他若将这杯咖啡拿在手上,就没有办法再从钱包里拿出硬币继续投入自动贩卖机。这时,他不得不先找个地方放一下咖啡,可是伸手可及之处没有提供这种便利。女朋友又在车上,怎么办呢?如果旁边正好有一辆汽车,哪怕是失礼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他能做的,就是先将这杯咖啡放在车顶上,以便再投入硬币买下一杯咖啡。
车顶显然不是被设计来放咖啡用的,但如果车顶的高度与平整性提供了搁置咖啡的可能,就会发生将咖啡放在车顶上的行为。综合而客观地观察与行为密切相关的环境与状况,这样的态度就是「可供性」。深泽直人并不是一位从这一理论出发去做设计的设计师,但是他的着眼点的确与这一概念相当接近。
之前我学习可供性的文章:
另外推荐《设计的生态学》,深泽直人也提及了可供性。
–
祝学习进步
陈素封 谨上
本文使用卡片创作法写成
–
以后我还会发送可供性的文章,学习的情景不同,对可供性的理解自然也不同,这也算是学习可供性的可供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