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7 发布
笨方法学习周报是我使用笨方法学习的卡片汇总,笨方法四词概之「坚毅、认真、科学、模仿」,平日逐条首发「笨方法学写作」知识星球,每周汇总部分在此,欢迎订阅。
P.S.文中附有链接,戳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忽然心血来潮想重看粤语版的《少林足球》,惊奇发现《少林足球》的大部分取景竟然都是在珠海。
赵薇的甜心馒头店是在香山公园门口附近;少林队与魔鬼队决赛的足球场是在珠海体育中心;;决赛前少林队坐大巴出发点是珠海度假村;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铁布衫三师兄抛硬币的地方是光大国贸门口。
可是想当初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假想哪些场景都是香港的地方呀,实在想不到呀。
这就是时光的魅力。
总体评价中规中矩。父亲禁止打球摔球拍的桥段是情节要求,地下打球的环节感觉有点夸大,国家队去海滩训练的情节略矫情——但大部分情节基本符合史实。
1)李宗伟自幼体能不行,因此吃了很多亏,包括延迟选入国家队,不让参加全英赛,参加大型比赛经常被后发制人;2)国家队对李宗伟的看法挺基本符合大局观:打野球根深蒂固,系统训练不足,体能不够,抗压能力不稳定;3)对林丹的处理基本符合史实,没有夸大李宗伟的能力,也没有压低林丹的实力。
P.S.不止为何,我总感觉李宗伟始终对他的终极对手林丹持有畏惧,因体能影响精神,两人的气放在一起,总是林丹强劲,有冠军相,但不管如何,李宗伟是值得令人尊敬的对手。
副标题是曾国藩的领导力,可千万不要被这个副标题骗,里面其实没有着重论述曾国藩的领导力,而是讲述曾国藩与他的朋友们的故事,与朋友的故事错综复杂,与胡林翼事事相顾、与左宗棠恩恩怨怨、与李鸿章传递衣钵、与沈葆桢是是非非、与李元度用心良苦。
曾国藩的领导力在外人看来以为是术,但核心只有一个诚字,你做得好,自然功归于你,做得不好,即使再亲也没有私情可以说。
一开始以为是说某个帝王的7个侧面,结果是一本书讲 7 个明朝人故事,朱元璋的篇幅占了 40% ——一个农民靠着小聪明在起义洪流中得势,随后一路心机招揽贤士,之后几乎没有遇上什么大难,顺风顺水成为了帝王,大刀阔斧却民不聊生,为家族绵福制定各种祖训,杀尽功臣,即使学会了读书识字,小聪明依然没有转化成大智慧,修改《孟子》,过于理想主义,但又过于狭隘,偏激而劳累,撤去了丞相,惹来了宦官,打起了大臣,失去了文明,想成为刘邦,但最终成为了暴君。
一旦开坏了头,结局就不难遇见,剩余的 6 张面孔都不得不为朱元璋的恶作剧埋单填坑。
为什么学写作的书单会加入一本曾国藩的人物传记?
因为笨方法学写作教的不仅仅是写作的道理,更教人如何践行笨方法,这本书比较好地诠释笨方法的价值观:坚毅。
1)一个自称鲁钝的人,别人读书能一眼读二三行的时间,自己还不能读完一行,他如何才能超越的大多数人?2)所谓的「笨」,到底是指什么意思?是指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吗?还是明知道自己的水平,想用用勤力来替代智力?3)普通人认知中有两个曾国藩,一个是读书读不过梁上小偷,执行「结硬寨,打呆仗」的曾国藩,另一个是在地摊书中精通权谋通达权变用人识人的曾国藩?聪明人用笨方法会是怎样一个结果?4)曾国藩立功封一等侯,封号「毅勇」,自古「毅勇」封号只赐武官,他是文官中获「毅勇」侯封号的第一人,为什么是「毅勇」?为什么文官可以拿武官封号?
如果不读这本书,也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的一个章节,是为精华所在。
图灵访谈有一段对 Martin Fowler 的访谈很有意思
问:Martin Fowler先生,去年,《重构》创造了1万多册历史最佳年销量。请问,这是全球性的现象吗?
M: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从来都不知道书的销量方面的信息。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闻,我从来都不知道在中国,这本书销量达到了历史新高。但是由于没有什么可比较的信息,所以也不好作出什么结论。但是这么老的书还能创下销售记录还是很振奋人心的。我一直以来都想写这样的书,纵使已经出版了很多年,其中的很多理念仍然是很受用的。能做到这点其实很困难,因为技术领域的更新总是很快。所以我尽量聚焦在更加根基性的东西上,即使很多其他事情已经改变了。这个做法我也用在了《重构》这本书上,在过去十年间,有很多东西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书中的建议仍然和十年前一样行之有效。
问:您在十来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多本影响深远的著作,……请问,您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方法和秘诀?写作跟工作是如何协调的?
M:就目前来说,我的生活主要都是写作,所以也不用怎么协调写作和工作的关系。在年轻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一位全职独立咨询师,在不工作的时候我就会写作。我很享受写作的过程,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效果总是很好的,因为我总是对写作充满热情。
对于其他也想写作的人来说,首先是要找到能够吸引你的问题,最好是别人还没有写过的东西。我总是从受欢迎的事情出发,然后找到其中不是很能引起大家注意的部分,深入地研究下去。然后你要意识到写作是一场马拉松,它要比你想象中的漫长,然后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返工⋯⋯这就是漫长的写作过程,我本人很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