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发布
为何读史?读史读什么?
读史近半年,我一直在思考在这个问题。
初心只是读完《通鉴》,全书十八册,仅读完一本,心中疑问已积压在胸,越积越多,渐列出一列书单解答心中的疑问。
第一册 623 页,你若问是如何读完的,没有其他捷径,就是用我之前提到笨方法。只不过读顺的纸质书,也懒得用那么多电子载体,现在只是更笨,将一本书放在固定的地方,约定白天黑夜固定的时间,打开就是读,也不管每天读多少页,觉得自己读够了即可。
偶尔读着,觉得既然约定了十年读《通鉴》,间中的读书时光应该会有变迁,遂顺手在豆瓣建立个《通鉴日与夜》相册,记录自己日夜读《通鉴》的漫长时光。
《清史稿》曰: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於心,则为俗学。
读了些日子,继续分享些小心得。
读史的小发现。
中原霸主,曾有秦汉唐宋元明清:秦始统中原,唐宋强盛,元疆域最大,明海军第一,清人数最多,为何此后秦人唐人宋人归称为汉?
读到秦汉史才发现,秦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但华夏子孙并不称自己为秦族,而称为汉族。
原因是,秦朝虽统一中原,但依赖的是刀剑铁骑,六国虽灭,神魂犹在,例如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喊出的是名为楚的口号——「大楚兴,陈胜王」。
及至汉中王刘邦收纳六国起义部队,不论燕赵韩魏齐楚,只要是反秦的,皆为汉统一战线,自此形成文化认同。
但汉朝获得后世的认同并不仅仅自此,汉朝经两代明君,汉文帝与汉景帝,励精图治,轻徭薄赋,不仅百姓富裕,粮仓丰盈,而且奠定了后世王朝可沿用的制度文化,例如以农为本、刑不上大夫、不再斩杀而毒酒白绫赐死、废除黥劓等肉刑……
而后才有汉武帝登场,用人唯才,开创察举制;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讨伐匈奴,可以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让「汉」在中亚、西域威名远播,自此,中原华夏后裔都自称为「汉」。
读史的小启发。
历史长河,错综复杂,普通人常不能把握一二,不知其主流奔向,大宜忽略细枝末节,跟随主流,理解其中走向。
《中国大历史》指出:中国的专制政府往往不出于专制者的选择。中国的悲剧乃是其在地方组织及技术上的设备尚未具有规模之际,先已有大帝国之统一,因之上下之间当中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间阶层,全靠专制君主以他们人身上的机断弥补。
于此,黄仁宇将中国比喻为一个庞大的「潜水艇夹心面包」,上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官僚阶级,下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农民。
这个比喻在此书用来论述清朝「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毛泽东「土地改革」的成功,甚为精彩。
清朝「洋务运动」是恐惧力量丧失的被动产物。清朝的面包,上端是专制魔王,既愚昧无知,又缺乏自信,下端则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中间的文化精华或者施政方针或者科举制度的要点,无非都是一种人身上的道德标准。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自由解放和纸面上的改革即度过新世纪之难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能失败。
毛泽东「土地改革」是为聚合阶层力量的主动作为。红军统治下的中国,上端是醒觉的革命者,下端是数亿万划分好土地的农民,中间是容易发号施令的体制结构,例如农民合作社、公社、村民大会、农民协会、贫农团体。此后,共产党以此对付国民党的军队已无实质上的困难。
读史的小疑问。
初初读史,是想观照人性,目睹权术斗争,诡计施展,但权术历来不可靠,所谓计谋,也不过是一时的小聪明,所作所为不放置历史长河不过沧海一粟。
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也有另一种的解读: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说:「从宏观的立场看来,世界上从无一种全然相同的事物在历史上发生两次。每一事物都有它独特之基点。所以在提出因果关系时,我们也应当将历史事迹尽量前后连贯看去,而不应因一时一事偶尔相似即下定论。」
「人类中常有很多事迹,其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不能从短浅的眼光窥测,即使当时人物所作的判断,也可能尚有因果因素,超过他们的人身经验。」
尤其再看到钱穆《国史大纲》序后,自己观看历史的态度与目的已稍微变化:人会逝去,人性也不可靠,人类所做的一切事件都会被历史忘记,而文化、礼仪、思想、制度等可以在历史长存,当中一定是映照出当时中国的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
当时之人为何创建、采用、沿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自己如果要创建出十年二十年仍然可用的东西,那该是什么?往后观照,自己要在读史中思考其来龙去脉,往前行动,自己要创建后世可用的产品或思想。
为何读史?读史读什么?
答案真不好说,继续读下去,再找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