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发布
以前我很少写自己在粤北小城的生活,以为山区小城岁月静好,无事可写,直至英德来了一次全国瞩目的洪水,之后又来了一次 7 天的封城。
以前的我关注科技、互联网、写作、技能养成等,以为能力有限,甚少关心时事与政策,独善其身足矣,读过《置身事内》,发觉相比今日头条、公众号、抖音等互联网塑造的所谓信息茧房,这个人造出来「自己与现实」的信息茧房更加体现自己的无知与懦弱。
我心想,我能对这些就在眼前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吗?我能置身事外吗?
发生了就会看见,看见了就要思考,思考了就要写下来。这才是我认为「勇敢的基本」与「写作的基本」。
迄今,我已经写过三篇英德的文章:
[我在英德生活 8 年,说说这座小城 |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8-1232661) |
[粤北小城静态管理日记(1) |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1-1261948) |
[粤北小城静态管理日记(2) |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2-1266606) |
虽然每一期写的内容不多,也不深,但也算自己的亲身思考,以后我将继续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观察写下去,通过写来完善视野,补全视角,置身事内。
以下分享一下我开始探索认知城市的方法,希望对你熟悉你所在的城市有所帮助。
两次阅读《置身事内》。
第一次读快速认知国家的基本运行方法与制度,获得初步印象,第二次读结合居住城市,精读「微观机制」篇章,读懂地方政府的事务范围,会加深与扩展你对本地理解。
这本书确实可以做到「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同时可以让普通人转换视角: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同时补充阅读其他材料。阅读《大国大民》,感性认识各地风土人情,阅读过一年的《南方周末》,从另一个角度读懂中国,看看中国在做正确事情的过程中怎么解决难题。
待阅读清单:书单|置身事内:破除真实世界的信息茧房
关注宏观无感,从身边的事情,更有动力去探索。
每个地方政府都有政务公开,多数人视而不见,但这些公开数据,正是个人更好理解当地的最好资料。例如英德这份文件就有具体要求。
不熟悉自己居住城市的,可以先读官网的城市介绍,查看所在城市的概况、行政区划、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例如这是英德的概况 看完这些基础资料,就可以去找这几份资料看看。
政府工作报告,相当于政府版的年度个人总结,每年 3月末公开,可以在这里看到政府去年做了哪些事,做成了哪些事,政府自省存在哪些问题,未来一年或几年想做那些事,问题怎么改。
例如英德 2021 年的工作报告,就看出英德需要服从执行上级行政市清远市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融入大湾区的大方向,同时践行践行本市提出的「项目为王」理念。
在这份报告明显可以出英德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一优先发展新型工业,第二巩固发展农业,排后面的才是生态与城市整治,民生事实治理等,总之就是先搞钱,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了钱才能搞事。
地方年鉴,是一本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将一个政府所有重要公开数据囊括其中。每年变动数据不大,可以建立基本一个城市的基本印象。
对比英德 2020 年与 2021 的工作报告前半段,前者首要谈疫情防控,后者首要谈项目落地,也可以发现两任领导不同工作重点。
我曾在珠海做过政务类公众号,几乎每周都去政府官网查看信息公开,获取最新动态。
个人最喜欢看的是政民互动,所谓政民互动,其实就是各种杂七杂八或鸡毛蒜皮的民生问题,例如新小区怎么划分、旧桥何时通行、路灯何时修好、沙井盖安全问题……当中最能看出政府在处理当地事务的方法与态度。
订阅所在城市日报、关注地方公众号。
小城市没有能力运营日报,例如英德就没有,它的上一级城市清远有日报,但清远日报也没有运营能力,绝大多数版面都是转载人民日报与南方日报的内容。
南方日报偶尔会有地方专版,例如一个季度左右可能会有 4 版的英德专题报道,这个城市内容的概述会比公众号的日更零散报道质量高。
你所在的行业在这个城市处于何种水平,都可以找相关产业论文看看,便可以梳理出一个产业在城市从无到有的历史主线。
例如我近期对英德红茶感兴趣,便下了一堆英德红茶论文查看,便大概掌握其产业趋势。
以上都是坐在家中看,想要获取更一手的认知,还得实地去看一看,最好去到镇中心,找个人最多的饭馆吃个饭。
现在英德 23 个镇,我才去过七八个。
即使是你身边最近的人,你也未必完全了解,何况是一个城市。
以上这些做法,对了解一个城市也只是盲人摸象,我希望写多一点,自己就会探索多一点,知道多一点。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从今天起,关注自己居住的城市,熟悉自己居住的城市。从今天起,置身室内。∎